积分制管理是属于世界的“中国智造”
5月6-9日,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先生受积分制管理创始人李荣先生邀请,来到荆门出席了中国积分制管理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荆门总站)成立仪式,在荆期间,他饶有兴致地参观考察了积分制管理孵化地——湖北群艺总部和产业园,广泛与群艺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接触,还观摩了湖北群艺第144期积分制管理落地实操班的培训及快乐会议,实地感受与零距离观察,使他感慨良多。8日,在为中国积分制管理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荆门总站)成立揭牌后,吴恒灿先生欣然接受了本刊采访,畅谈了他对积分制管理、李荣先生的认识以及对荆门这座城市的印象。
李荣老师创立的积分制管理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的最高境界
作为汉文化研究知名学者,吴恒灿先生习惯于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对李荣董事长和他的积分制管理也是如此。他说,5年前在马来西亚认识李荣老师后,就一直在观察这位人物,看他在马来西亚做的一切活动,“他给我的感觉很不一般,他就是一位具有很浓厚、很淳朴中华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吴恒灿先生非常赞同积分制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四海用“值得欣赏与品读的厚书”对李荣老师所作的评价,称与他认识的李荣老师不谋而合:“他是一位有君子修养、先贤情怀的企业家、理论家。”他同时也认可有关学者从儒学、道学、易学等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对李荣积分制管理理论渊源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积分制管理就是中华和合文化的体现”的结论。
和合文化是以儒家“以和为贵”和道家“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近年来,大陆和海外华人对和合文化的研究日渐深入。吴恒灿先生说,他在研究积分制管理中发现,它的理念与和合文化一脉相承。对此,他侃侃而谈:“和合不同、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里面常常讲的;但是和合不同、求同存异还有不同、还有异,那么这个异和不同有点搭过的时候就会产生问题;积分制管理就是和合文化,它就是把不同和异都包容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公司是老板的也是员工的,因为员工有积分,积分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了一起。”把积分制管理看作是中华文化最高境界的和合文化的体现,吴恒灿先生特意强调“这一点是我从海外角度来看的”,他说,积分制管理在马来西亚用得很好,积分制管理导入马来西亚才几年时间,现在已有20多家企业在运用了,而且效果非常好。他在分析积分制管理一路向好的原因时特别指出,“因为它在解决企业管人的盲点问题中,所体现的中国意境最高的和合文化,才是我们华人在海外最经典的文化”,“而中华文化也是属于世界的文化,所以,积分制管理完全可以作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瑰宝向世界输出!”吴恒灿先生相当肯定地指出。
积分制管理是“一带一路”下代表中国软实力的黄金名片
吴恒灿先生这次到中国还有一项特殊使命:代表马来西亚官方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在北京签约一些合作项目。
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吴恒灿先生颇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面向世界的。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跟沿线国家建立密切友好、互相繁荣发展的一个大环境;倡议最根本的精神就是希望中国跟海外的沿线国家和平共处、和合发展;在该倡议之下每一个国家很自由地按照自己国家的情况来跟中国的“一带一路”结合发展;是一个很自由发挥的倡议,是一个伟大的倡议!
由远及近,他将积分制管理放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考量谈到:“中国高铁技术向海外输出,这是硬文化的传输;在软文化上,我认为积分制管理就刚好赶上了这趟列车,完全可以当做‘一带一路’之下的中国的软实力的代表,由中国‘一带一路’大环境下向海外,向世界交出的和合文化的一个新的黄金名片。”他还补充道:“我有信心这么说。”
积分制管理已经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吴恒灿先生反复强调,积分制管理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我评价是奇迹中的奇迹。”所以,他希望这个东方智慧可以代表中国,代表东方,跟西方的管理制度并驾齐驱:“在管理科学上过去近百年来都是西方理论一枝独秀,而积分制管理理论的出现,可以说是与西方理论并驾齐驱的管理工具。”
他还谈到: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的成立,是历史性的一个转变时刻,从今开始,积分制管理制度已经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所以我带来的团队中,包括了澳大利亚的团队”,对此,他解释道:“澳大利亚是连接东方跟西方的一个最好的连接点,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在澳大利亚设立积分制管理总部,将澳大利亚作为领头羊,把澳大利亚作为领航西方的一个点,通过澳大利亚这个点,把这一套理论推向国际去。”
荆门的人文山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是吴恒灿先生第一次来荆门。虽然过去不曾与荆门谋面,但在翻译《三国演义》马来版时,他就与荆门有过神交:“我知道荆门是中国的一座古城,还知道三国时期在这个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痕迹。”即使对荆门的人文历史早有一定了解,但他表示,当置身其中时他还是对荆门文化底蕴的深厚深感震撼:“这次我有机会参观了荆门博物馆,我很惊讶地见到了荆门博物馆的简竹,它竟然把中国的文字历史提前了几百年,这个是非常伟大的,证明了荆门的文化底蕴足以跟中国跟其它一线城市媲美。”就此,吴恒灿先生建议,荆门要用富有历史底蕴的精品文化,很好地来包装自己,来提升荆门在文化领域的优越地位:“比如说你想看中国的第一本,第一本文字的古典书简你就来荆门。”他启发性地说道。
在荆期间,吴恒灿先生还兴致很高地游览了荆门的风景名胜,领略了荆门的田园风光。在明显陵,他详细了解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不时用镜头和纸笔进行记录;在彭墩村,这里的新农村建设令他流连忘返,他还在采摘园里亲身感受了一番休闲农业;在漳河风景区,看到漳河水保护得这么完美,他由衷地为荆门拥有这库碧水而骄傲,连连赞叹“漳河的水真美!”当他得知当年荆门人民为修建这条母亲河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情况后,触景生情,写了一首《漳河颂》,诗曰:漳河之水天上来,流入百姓千万家;莫忘先烈辟天地,饮水思源铭恩情。在复述这篇诗作时,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漳河岸边。
结束采访时,他一字一句地对笔者说道:“荆门人民的好客之热,文化的底蕴之强,漳河的河水之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说他会再来的,“因为我已立下信念,在积分制管理的纽带下,促成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与荆门市缔结友好城市。”
上一篇:社区积分制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