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推行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观察
一个老旧“三无”社区,何以逆袭成为全省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
面对“社区治理难、社区工作累、社区居民冷”的普遍困惑,这个社区依靠11个居民自治组织、500人的志愿者队伍,把社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就是荆门市东宝区浏河社区。它为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样本,其背后推手则是荆门首创的积分制管理模式。
今天,你积分了吗?
5日,浏河社区网格员祁小芳带着工作手册到社区巡访。在周窝巷,敲开居民冯大爷家的门,嘘寒问暖后,祁小芳询问冯大爷,最近做了哪些好事可以加分?“您家义务打扫楼梯,可加20分。”祁小芳记下加分项目,“社区公示5天,无异议后,我会录入积分制管理系统,存入您家‘行为银行’存折。”
自2015年10月起,浏河社区开始推行积分制管理,用积分记录居民日常行为中的美德。居民可自行申报积分,积分积累到一定时期,可参加社区积分抽奖活动。
“按服务对象类别,分为居民、家庭和单位三大主体,分别设积分事项、积分标准、积分账户。”浏河社区居委会主任苏玉梅介绍,居民积分项目分为社会治安、公益活动、家庭美德、社区建设、公共服务、文明公约6大类72项。按时间、地点、事由三要素齐全的要求,社区居民自行申报、网格员初审、社区审核、公告公示后录入系统,存进“行为银行”存折。
“今天,你积分了吗?”已成居民见面问候语。浏河社区有1315名居民、903个家庭参与积分,累计认定积分行为8966条、71356分。
上一篇:社区积分制管理有哪些细节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