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管理引入社区管理中的动力问题
我们要走进研发团队,科学界定两大内在路径,构造两个积分函数,这个是解决我们把积分制管理引入社区管理中的动力问题。用学术语言来讲就是公益行为的个人效用,就是我们做公益行为的人,跟你的积分项目和评分标准之间它的内在路径是啥?要找到中间的内在路径,你把这个路径做得越清晰,你的激励动力就会越强。第二是我们社区社会管理的目标应该跟居民的公益行为之间建立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那样的话,我们可以看一看从社区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规范了个人行为,然后就可能引导到一个社区目标治理的实现。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个,我们不仅可以跟居民对话,还可以跟政府对话,更能做到跟国际上的学术领域对话。
规划建设社区社会管理的积分数据存储平台,我建议在县市区成立社区社会管理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数据存储平台。这个我估计李荣董事长已经做了。我到白石坡社区看了一下,他们已经做了。但是我觉得还要规范一下积分项目模块,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我们有7大模块,这7大模块之间内在的是什么关系?可能需要梳理,在这个里头,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工作,我不知道我的这个提议是否对?这个管理机构,应该设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称?我有一个建议,就是说在县市区成立社区社会管理数据中心,负责管理数据存储平台。大家知道如果这个数据存储平台管不好的话,将来会有问题,有隐患,这个隐患有可能冲击我们积分制管理的正面形象。
开发积分数据库的用途,制订公益报酬清单并予公布,扩大社区社会管理治理的效果。我为什么这么说呢?上午也有一些专家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开发它的用途,请各位专家注意,这个用途我们用得越好,这个制度的可持续性就会越高。那该怎么用呢?我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第一,优质社会资源的优先享受权。比如说:优质中小学、公办高校、公立医院、公办福利院等。大家知道我们这些地方都是排队的,对不对?这是公共资源,那我们的居民做了公益行为,为社会做了付出,他应该向社会索取报酬,那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来认可。第二,是社会福利项目的优先分配权,可以向这些人倾斜,比如说低保、救助、就业援助、公租房可以向他们倾斜。第是社会的公益资源的优先受益权,比如说社会捐赠、公益基金、公益服务,做出公益的人应该优先使用。
上一篇:积分制管理进社区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