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积分制管理: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他人
与一般管理理念与模式不同,社区积分制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与亮点,是作为当事人,在矢志不移追求高额积分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方便了他人、造福了所在集体或群体。
从社区积分制管理对于积分的增减基准考察,可以说其简单到人人皆可为、事事能遵循,即“应知应会”、“公序良俗”。所谓应知应会,是指一个人身处一个集体或群体,他(她)应该明晓的基本道理与基本常识,如不随地吐痰、不污言秽语等,可以说只要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初级思考判断的辨析能力,其就能做到积分不止步、加分不断档;所谓公序良俗,则是指公认的社会秩序与优良习俗。很显然,这也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如何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如何妥善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如何科学管控自己心理情绪与言行举止的基本法则。
无疑,遵从“应知应会”与“公序良俗”的行为思维与行为方式,社区内的每个市民就能时时事事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使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规范于法律道德的框架之内,成为不折不扣的守法市民、文明市民。而单个市民在每一言行举止上固然获得了积分,属于主观故意,客观上却引发了积极的外溢效应,使集体或群体内的他人受益匪浅。还是以不随地吐痰、不污言秽语为例,当事人积分增加是硬道理,由于保持了良好清洁的卫生环境,倡导了文明用语的新气象,使得周围人不但能够共享,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在地为他人培育珍视环境、注重文明用语的行为取向,树立了榜样,明确了示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众多的社区市民主观上为自己积分,客观上润泽、方便了他人,则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社区,也就水到渠成、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