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道的积分风采-访白白石坡社区积分制管理
自积分制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已公示积分排行榜30余期,累计发布积分事项18000余条,涉及居民6000余人,形成了户户关注、家家参与的良好氛围。社区共举办积分总结表彰会议7场,参与居民10000余人次,共表彰优秀居民800余人次,发放奖励物资近8万余元,组织积分排名靠前的居民到宜昌车溪、襄阳唐城、漳河风景区旅游90人次,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对优秀居民进行表彰奖励。
社区居民做了好人好事奖励积分是一种正激励,产生的全是正能量。金水湾小区的业主李光喜一日在闸北街过早,当时正值上学上班高峰,狭窄的路上人挤车堵,车主们心急火燎。李光喜看到此情此景主动做起了义务交通疏导员。李光喜的这一善举,社区给他奖励了3分,奖励分值虽小但它的示范意义却很大。报纸投递员鲁周群,当她送报纸经过地税路时,遇到一辆的士倒车,被两个垃圾桶挡住了去路,鲁周群见状,连忙停下自己的电动车把两个垃圾桶移走,的士车才顺利通行。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义务献血、义务巡逻、为孤寡老人洗衣服等等好人好事不胜枚举。居民每做一件好事,经过自己申报,社区审核都可以得到奖分和奖票,每天在社区申报好人好事的不下于50人次。光荣榜上挤满了居民的姓名和事迹,节假日挂灯笼、贴春联、子女给父母买礼物等等都有奖分和奖票。
2018年5月,白石坡社区将积分制管理逐步转换为积分文化,打造积分风采一条街,22名积分优秀代表是这个社区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光辉形象亮丽了社区的“希望路”和“关公大道”, 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也是积分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这里撷取几个代表。
张先虎,出生于1979年,针对辖区“三无小区”脏、乱、差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的问题,张先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听到社区发出的“自管自治”号召,他便积极响应,多次召集居民代表会议,商讨成立业主委员会,用群众的力量解决居民关切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三无小区”焕然一新。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理事员”。
谭正先,出生于1950年,白石坡社区居民小组长,他退休后发挥余热,把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夕阳红歌舞团”,他多方筹资购买了调音台、话筒音箱、舞蹈服装等设备道具,一班人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是辖区颇有声望的“文艺员”。
袁天银,出生于1943年,白石坡社区居民小组长,他非常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多年来坚持关爱少年儿童,常年引导青少年改进不文明的行为,经常“转网吧”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监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袁爷爷”,是居民公认的“五老模范员”,真正在社区中体现“老有所为”。
魏裕鸿,出生于1974年。2018年4月15日,魏裕鸿和同事周志成在漳河举办户外烧烤时偶遇两名落水儿童,毫不犹豫下水,将儿童救到岸上并开展紧急救援,确认落水者无事后默默离开。“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如果下次遇到,我还会救,没有理由,”魏裕鸿被单位评为优秀员工后如是说。
李荆峰,出生于1981年,在他23岁生日当天,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志愿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8年后他的爱心和善举挽救了一位少数民族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从2000年起,他每年还参加义务献血,截止目前,累计献血40600毫升。
最美格格,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田莉、王梅、肖露、张熊晨,2018年4月25日,在希望路路口拾捡到两万元现金和一张农商银行卡,经多方查询找到失主并将现金归还,失主送来锦旗致谢。
党的十九大十分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并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白石坡社区创造的《社区治理积分制工作法》,是社会治理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衷心祝愿白石坡社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社区治理积分制工作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远。
下一篇:白石坡社区积分制管理的生动实践